第98章 黄巢(1/2)
【#他真的是超级食人魔吗?#】
视频里,一阵激昂的声音响起。
【“史书上说,我在石杵中将数千人舂制成肉糜,充做军粮。”
“我想问一下,如果直接把活人磨碎,混杂着大量毛发、排泄物、牙齿、碎骨后一起加工成的肉泥,你敢吃吗?”
“狗都不吃!!”
“在乱世中吃些两脚羊很正常,我不否认我们吃过,你们也应该知道唐末这群武贼什么操性。”
“但要不你抬头看看上面,他们可从出生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而我现在要去吃他们。”】
“那五胡乱华,两脚羊是真是假?”
“应该是真的吧,我们尚且有大灾之年易子而食,何况胡人乎?”
大唐,长安坊市内,卖胡饼的、卖瓜果的小贩,开酒楼的、饮茶的达官贵人,无不在讨论。
远的隋末乱世不说,就说玄武门那年,突厥趁乱南下,一路上的尸横遍野近在眼前。
宫内,李世民也是和臣子讨论着,可随着一句“唐末”,众人愣了神。
‘跟着老李家打天下,赢了分果果。’这是众人的想法,况且众人谈不上圣人,也并没有欺压良善,除了程咬金没事爱杀牛。
众人心里暗道:“唐末被黄巢吃的可有我家?”
唐皇李世民深知天下没有万世的王朝,也在天幕里知道了后世的王朝更替,可听到唐末,终究还是叹了口气。
“天道乎?”
“人道乎?”
从乱世里一路杀出来的君王,此时不知是在向何人询问?
隋末,不止是连年战乱,有旱灾、水灾,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李世民是亲历者。
“隋末如此,唐末又能好到哪儿去?”
李世民有个外号,爱哭包。
泪水从眼角滑落,长孙皇后握住他的手。
“二郎,有了天幕,防微杜渐,总会好些的。”
李世民抬起手来,袖角擦掉泪水,强笑着说道:“该给儿孙们留本书,就写写朕是怎么当皇帝的……希望他们能知民为水、君为舟的道理。”
大明,洪武年间。
“咱当初读史书就觉着不对劲,这咋吃的下去呢?”
“咱也知百姓饿急了,树皮、草根都能吃。”
“有的还被观音土活活涨破了肚子。”
“可黄巢是做的军粮,咱要是敢用人肉做军粮,还当着军士的面用磨盘撵碎……”,老朱打了个冷颤,顿了顿,接着说道。
“当天他们就得造反。”
老朱扭头又唤朱标近前来,嘱咐道:“标儿,咱知你心善。”
“也知你觉得咱太过嗜杀”,老朱顿了顿,叹了口气。
“可天下无官不贪。”
“有的贪权、有的贪钱、有的贪色。”
“便是史书里万民颂扬的清官,何尝又不是贪一个‘名’字。”
“对官员怎么狠都不为过,每人贪一文钱,下面就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
“有一万个,不……有一千个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就会做乱,大明江山就危在旦夕。”
末了,老朱又想起被自己扔出孔庙的孟子。
“民为贵是对的”,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但绝口不提后面的君为轻、社稷次之。
“咱不讨厌孟子,但为啥咱还要扔他出去?”老朱反问朱标一句,不在言语。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了然。
因为在官员心中,他们才是民。
至于真正的百姓……不配。
朱标退却两步,进到兄弟堆里,拍着朱棣的肩膀说道:“刚才爹说的,你也要记在心里。”
朱棣愕然,秦王也愕然。
秦王懂朱标的意思,不就是怕自己再次早死,让老四当皇帝也在铭记在心。
凭啥啊?
嬴政是秦王,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我当皇帝不一定就比他们差。
少年总是藏不住事,好奇心也重。
“大哥,凭啥我不行?”朱樉一脸不乐意的模样,忿忿不平地说道。
“唉……”朱标只是看着弟弟默默摇了摇头,叹了一声。
老二做皇帝,和杨广有一拼吧……不,还不如杨广,因为家底不厚。
【黄巢是山东曹县人,家里是卖私盐的,有俩钱。
有钱人的起跑线自然靠前,所以弓马剑术、吟诗作赋,黄巢玩的都挺好,成年之后的黄巢参加了科举。
可那个年头,若是上面没有人,你有银子都没地方使,所以不出意外黄巢落榜了。
笑话,人家周公子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你十年年苦读。
想中举,很难办的。
难办,那你就别办了。
于是在这一刻,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一首反诗就此诞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