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徐老三,你的确该跪(1/2)
徐老三哈哈大笑:“你要真有那本事,我从此退出宁海古玩行当!给你磕三个响头都成!”
哗~
谁都听出来这是剑拔弩张的架势,一瞬间不少人都激动起来,犹如死水的古玩行当里鲜有面前这种看戏的好机会,不禁人人兴奋。
不过没人看好林青,徐老三虽说口碑不行,可却也是实打实混了十几年古玩行当的行家,会搞不定一个愣头青?
就连柳可染也是连连蹙眉摇头,鉴宝是一瞬间的事情,可要说出个所以然来让人信服可不容易!这个男人只怕还是冲动了……
然而林青却掰了掰僵硬的手腕,上前捡起一片瓷来。
“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采用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为胎,特点是不露白底不题诗,为了达到铜胎画珐琅器施彩的效果,以里壁施釉,外壁无釉的反瓷为胎,在胎的外壁上施珐琅彩料入窑烘烧成反瓷再进行描绘。”
“瓷胎较铜胎质地更为细腻洁白,将彩料映衬得更为艳丽润泽,其彩绘的效果较铜胎画珐琅彩更胜一筹!”
林青这一番科普,让周围不少人都生了兴趣,凑上前来,然而徐老三却鼻子孔出气,不屑道:“说这些顶个屁用?你倒是说说它假在哪儿……”
闻言,林青脸上的戏谑更甚,旋即朝周围开口道:“劳驾哪位打盆水来?”
周围马上有热心者找来脸盆,把自己喝的矿泉水咕咚咕咚往里面倒了半盆,期待地望向林青,都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林青不动声色地捡起一片瓷扔进水中,半晌,毫无动静……
“啥意思?”
“故弄玄虚罢了!”
那两个贼眉鼠眼的托儿此刻扬声抨击道。
就连柳可染都是连连皱眉,一脸疑惑,直到林青缓缓解惑道:“各位有所不知,掐丝珐琅的一大特征是釉料表面存在砂眼现象!”
“瓷胎砂眼小如针眼,这是由于当时提纯技术不高,导致釉料中硼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在烧制过程中杂质气化产生了小孔。”
“到了乾隆时期,随着工艺的改进,砂眼现象减少,建国后砂眼现象几乎可以杜绝!你这瓷器声称是康熙年间的掐丝珐琅,那砂眼里的气泡哪儿去了?难不成几百年后的工艺被当时的工匠提前掌握了?”
林青的气势渐渐凌厉起来,上前一步逼近徐老三:“你要还是不承认,去找一件同时代的瓷器来一比,便足见真相!甚至都不用放大镜,去细看这瓷器的内壁,也能看到其明显的机器打磨痕迹,摆明了是现代民仿!”
徐老三满头大汗地后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