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旦,一家人难得整整齐齐聚在一起过节。
往年程灼和程熠都在外地,放假就三天,回村的话一半时间都在路上了。
所以今年是程熠高中毕业后,全家人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元旦。
今天对于程灼和谢时璟意义也格外不一样,因为这是他们认识后一起过的第一个元旦。
因此大家早早就将今天的行程安排好了。
上午一起打年糕、做年糕饼,下午包饺子,晚上吃了饺子去镇上看灯会,还有烟花看。
程家人今天都穿上了周美霞织的羊绒毛衣,走出去一看就是一家人。
吃过早餐,大家便开始为打年糕做准备。
打年糕主要是用糯米,里面还会掺一些粳米;淘洗过的米要放几个小时才能用。
程灼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糯米粉是把米倒进石磨里人工推着磨出来的。
那时候村里人都会用祠堂边公用的石磨磨米粉。
磨出来的米粉要先筛,然后用冷水揉匀,再一层层地加到蒸笼里蒸。
等蒸笼里的米粉蒸熟,就把毛糕拿出来放进用开水洗过的石臼里,然后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
那时候,打年糕是村里重要的集体活动,都是全村人一起出米出力,年糕打出来后家家户户一起分。
她还记得打年糕需要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长长的木榔头配合一起打。
你一榔头我一榔头的,还需要另一个人不停地拉动年糕,防止和石臼、木榔头黏在一起。
打年糕有步步高升的寓意,淳朴的劳动人民往往把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寄托在食物里。
这是卖力气的活,需要几拨人轮流着来。
但是那时候的人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被汗水眯了眼脸上都挂着笑。
第一笼年糕打好后,会分给在场的人吃年糕头,这也是村里的传统。
村里的小孩们最喜欢的就是守在一旁看打年糕、等着分年糕头吃。
现在村里已经没有这项传统的打年糕活动了。
村里人要是想做年糕,就带着米去镇上花几块钱用机器打出米粉,回家自己蒸了用小石槽打出来。
程家现在用的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石槽,程煜和程熠负责把毛糕打成年糕。
接着大家会在做好的年糕里面包上红糖芝麻或是滚上黄豆粉吃。
程灼喜欢用红糖芝麻馅的年糕煎着吃,煎得薄薄焦焦的。
一口咬下去,既有焦脆的口感又有年糕的软糯弹牙和红糖芝麻的香甜,她可以一口气炫三个!
“阿璟,刚出锅的煎年糕,你快尝尝。”程灼手里拿着两个煎得金黄的年糕,递了一个给谢时璟。
谢时璟接过咬了一口,程灼问,“怎么样,合你的口味吗?”
“好吃。”
“嘿嘿,我也觉得好吃。团团竟然觉得裹了黄豆粉的年糕更好吃,作为一个小吃货他可真不会吃!”
谢时璟朝团团看去,他正坐在沙发上小口小口舔着年糕上面的黄豆粉,嘴边一圈都沾满了粉末。
年糕吃多了不消化,孟宁只给他拿了4个小年糕球球,他舍不得一下子吃完。
谢时璟收回目光,说,“你少吃点,待会就吃中饭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