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周康府试舞弊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陵州首府嘉阳城。
大街小巷中都在议论着这名舞弊被抓的考生,说周康府试连考八年,八年都未上榜,故而心生邪念,走起了歪路,做出了这舞弊之事。
在古代,有种说法叫做人无信不立,一个人的名节比什么都重要,要是臭了的话在哪里都混不下去。
无一例外,嘉阳城的百姓对此人都是无比的唾弃。
嘉阳城的医师在得知自己救治的病人就是那个舞弊的周康时,连诊金都不要了就直接把周康主仆二人给赶了出来。
小书童石头一直跟着自家少爷,他知道自家少爷在备考这方面有多么努力。
他相信自家少爷绝对不会是走歪门邪路科举舞弊之人。
无论小书童石头如何向那医师求情,那名医师也不肯继续再救治于周康。
万般无奈之下,小书童只能再次找到之前送他们来医馆的赶车大爷,并许以重金请他将少爷和自己送回环宣县周家庄。
老头也是个心善之人,加上之前也得了小书童些许碎银,便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买了些干粮,和家人告别了一声,便赶着驴车载着二人向环宣县而去。
一路上,赶车老汉和书童二人看到不少四散逃荒的人群。这些人眼中慌乱无比,不断的朝着前往环宣县城反的方向奔逃着,仿佛在那前面有什么洪水野兽似的。
赶车老汉拉过一个浑身狼狈的逃亡男子,急切问道:“小伙子,你们这是干嘛啊,为什么都逃走了,前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那个逃亡的男子连忙解释道:“前面是咱们陵州府的官兵他们此番要前去环宣县城剿匪!”
小书童石头此前也知道环宣县令要百姓出钱剿匪,如今听到逃亡的百姓说,有官兵前去环宣县剿匪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喜悦。
小书童终究是年纪太轻,没有丝毫阅历,他兴致冲冲地向逃亡的男人问道:“官兵剿匪不是好事吗,那你们干嘛还要逃跑?”
边上负责赶车的老汉无奈的摇了摇头,解释了起来:“娃娃啊,你不明白呀,这世上最大的土匪强盗就是这些官兵!”
自古以来便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这种说法。
土匪在掠夺百姓时,就像梳子一样,虽然能够梳理头发,但齿与齿之间有空隙,总会有漏网之鱼,会给百姓们留下些许财物。
而官兵在掠夺时,则像篦子一样,篦子的齿很细,能够彻底清理头发中的虮子和虱子,官兵在掠夺时更加彻底和无情。
平时他们在军营之中还有着军队制度的约束,而如今陵州府的官兵们出了军营前去剿匪,但是陵州府并不提供粮草辎重,官兵们便开始一路烧杀抢掠自行解决补给问题。
不仅如此,抢夺老百姓的财物还能让这些官兵们小赚一笔。运气好的话要是抢了个大户,指不定回去之后还能用这些抢夺来的钱财买上几亩良田。
于是乎,便有了这一路百姓四处逃亡的惨景。
逃亡的男子善意问道:“老叔啊,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