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书山宝藏(1/2)
豆豆对于闯书山宝藏的事情明显不愿意前往,对于他来说,那里实在是恐怖之地。
没办法。
现在的实力境界就不允许它浪,谁让他现在披着一张哈士奇的皮呢?
如果要是和本体完全契合的话,在书山宝藏外围转转肯定是木有任何问题的。
在秦书书与诸葛青云通过问天图的指印,来到了书山宝藏外时,他们很快便发现了这一处的不同之处。
这座小岛约莫二三十里地大小,南北两头地势宽,中间地势狭窄,整体像是一只葫芦。
岛南部是较平坦的陆地,住着几十户人家,东侧还有一座简易的停船小码头。
岛中部狭长是南北陆地的唯一通道。
岛北部是连绵的山脉横贯茂密的森林,北山沿海则是陡峭的山岩。
朝北部山脉远远望去,山林中弥漫着薄薄的一层迷雾,迷雾中又似乎有亮光隐现。
很快迷雾越来越重,整个山脉笼罩在浓浓的迷雾之中,山脚都已朦朦胧胧,海风并未吹散浓雾,整个山脉此时显得很是神秘。
两人踏上这片土地后,试图走访几处人家,却发现房间内早已经没了人的踪迹,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在屋子中仔细看了看,早已经是满是灰尘,看来许久都没曾住过人了。
“这里的情况倒是颇为奇怪,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我听说这迷雾每二十年就会泛滥一次,一旦泛滥,方圆百里都会受灾。这些房舍想来是之前有渔民等发现了小岛,随后打算在这里安家落户,最后才发现这迷雾其实是有毒的,当下从小岛离开。”
秦书书点了点头,认为诸葛青云说的非常有道理。
毕竟对于书山宝藏的情况诸葛青云远比他要更加理解的通透。
“也不知道这个宝藏里面都装了哪些宝贝,居然武装得这么严密?”
“我只知道一共五枚书令,能够分别打开五个小宝藏,到了最后,五个书令一同打开宝藏之后就能够打开大宝藏。大宝藏里面可能会留存着飞升大能留下的宝物。”
秦书书想到了之前称那个能画出各种各样物体的造化笔,不由得也非常的心动。
对于他来说,那个造化笔能够帮助他施展出很多创造性的法术,将会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法宝。
别人用这种法宝在渡劫的时候觉得是鸡肋,他可认为这是对他非常有用的,甚至可以说是绝配的渡劫法宝。
因为他的灵魂力量太强了,而肉体力量又比较弱,所以能够施展出灵魂力量对抗天劫,是他对抗天劫是最有力的保证。
而这一只造化笔,就能够将他的灵魂力量完美的诠释出来,岂不是绝配?
只不过现在这个法宝正藏在宝藏之中,能否取得出来还看老天给不给力了。
“前面的迷雾便是迷雾森林,想要闯过这一块森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面是存在着巨量瘴气的。”
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
瘴气问题发展到元明清概念内涵扩大,在概念先行背景下,瘴气变得越来越具体,原本“气”不过是归纳性思维的一种泛指。
但元明以后瘴气一词越来越具体,包罗万象,各种山林沼泽毒气、有害气体均可能被指为瘴气,甚至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反应也被称为“烟瘴”。
古代人们对瘴气的认识非常有限,实际的致病的瘴气大多是由蚊子群飞造成的。
大量带有恶性疟原虫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飞行,远远的看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人畜被它们叮咬过之后,便会感染恶性疟疾。
在电影中常常看到森林里乌烟瘴气过后,人就倒下了,实际上瘴气就是蚊虫群飞而成的,而这些蚊子能传播恶性疟疾,华夏人称疟疾为瘴气,在意大利语当中,疟疾叫“阴风”,可谓如出一辙。
西双版纳有几句民谣?
“十人到勐腊,九人难回家。要到车佛南,买好棺材板。要到菩萨坝,先把老婆嫁。”
这句话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疟疾对人类的危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