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被算计的棋子,秦书书挥杖迎战五揭谛!(1/2)
他是一枚棋子。
一枚完全被算计的棋子!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一切,而且终于迎来了转机!
他现在有了松紧头上金箍的咒语,这一路上他绝不轻易招惹各路妖怪,尽可能与各路妖怪化敌为友,成为他未来复仇的盟友!
当观音菩萨念完了咒语之后,犹自解释着。
“这种戴在头陀行者脑袋上的金属圈子正确的名字叫戒箍,是从古人平时所带的头箍发展来的,后来成为头陀行者的标志之一。所以你未来亦可以以孙行者自居!”
所谓头陀是佛教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讲究苦行苦修,长时间在边远地区修行和传教。由于长时间在外出行,因而头陀经常被称为头陀行者。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水浒传中的武松都有行者的名称,其原因就是出于他们长时间在外出行的生活特点。长时间在外艰苦修行的头陀行者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像寺庙里面的和尚一样定时理发,保持仪容整洁。
在外修行的时间一长,头发就自然生长到无法控制,于是头陀行者们就带上了头箍以束缚零散的头发。
古代人都习惯留长发,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可是留长发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十分的不便,长发遮挡视线不说,而且还容易卷入到一些危险的的器具中,造成各种事故。
古人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于是发明了发髻这种将长发盘到头顶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长发对人的日常干扰。
然而盘发髻是一种技术活,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手艺。发髻盘不好就会容易松散,起不到它原有的作用,于是有人发明了头箍。
用头箍代替发髻可以快速的将头发打理好,对普通人的要求也比较低,方便适用。
这种在头陀行者群体里面使用的头箍,随着时间在群体里越来越广泛,而且这些佛教弟子们也给它增加了新的定义。
他们认为,艰苦修行就是要有一个圈子将自己约束住,表示自己受了戒行,接受佛教戒律的管束。
这种头箍能够帮助他们自愿的遵守佛家的戒律,防止他们中途放弃堕入魔道,直到他们修成正果,因此命名为戒箍。
有了这样佛教的专门定义和戒律管束,戒箍迅速成为在外修行的头陀行者的必备装备。于是大家看到在很多古典小说中,出场的有着行走苦修特点的僧人都戴着戒箍。
当然对这种修行和戒律管制的专用装备的使用一直都在头陀行者的群体里,在家修行或者在附近寺庙化缘的和尚一般还是以光头和头顶的戒疤来表述其在佛教的地位和佛门弟子的标志。
在寺庙修和在外苦幸苦修是佛教的两种修行模式,不能说哪种更为高明,但是却体现了佛教对俗世生活的两种认知和态度。
一般来说,头戴戒箍手持禅杖的苦行头陀更加令人尊重,而寺庙中打坐念经的和尚却良莠不齐。
现在孙悟空和他的师弟们头上戴着的也是戒箍,这一方面表明他们是唐僧的徒弟和侍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的是头陀行者的修行模式。
只是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与猪八戒、沙僧头上的完全不同!
猪八戒和沙僧头上的戒箍只是表明他们两个头陀行者的身份,同时警醒他们要时时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
而孙悟空头上的,那是控制它一生的枷锁!
孙悟空从天上飞到低下,送地下又弹回天空,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让秦书书都胆寒三分,最后观世音菩萨终于放过孙悟空,而后又训诫几句后才离开了五行山。
此刻的五行山上只留下了秦书书与孙悟空二人。
孙悟空感受到了观世音完全离开,暗自动用了咒语口诀,果然金箍立即锁紧头痛欲裂!
再次念动口诀后,又解除了金箍的紧缩。
“这就是金箍......如来老儿果然好手段!”
孙悟空双目血红,只是它死死地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才没有仰天咆哮。
秦书书这会儿有些同情孙悟空,当下悠悠道。
“你、黑熊精和红孩儿头上的金箍是如来佛祖为取经人的徒弟特殊炼制的,它除了约束和惩罚之外,还有督促携带者勤于修行的作用。作为佛教苦行苦修一派的标志产物,它是与携带者的修行进度息息相关的。苦行苦修的头陀行者其目的是在修行中领悟佛教的大道至理,证得菩提佛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至高境界。”
“只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则做到了佛经所说的人人皆佛的宏愿,自然也就不需要戒箍这类法器来监督修行了。当你证得斗战胜佛果位的时候,头上的金箍自动就消失了。而黑熊精和红孩儿头上的金箍还需要在他们修行的过程中起到督促的作用,只有他们证得佛果,都上金箍才会消失。”
“对于未来你的师弟猪八戒和沙和尚来说,他们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证得佛果,头上戒箍也没有神通法力,只是期待提醒的作用。因而对猪八戒和沙和尚的修行进度也没有强求的,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的地位,只是一个对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赏赐而已,与斗战胜佛果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你可以反抗,但是结果八成是被再次压在山下,结果是永无翻身之日。还有一种就是你知道前因后果,未来强大自己,到了有一天能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时候再做决定。”
“......”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