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锁喉之辱(1/2)
张无音笑道:“这我也不知道,我就这么一说。”
徐公凌拍着前额,懊恼得不行:“剑谱在哪里?剑谱到底在哪里?剑谱究竟在哪里?”
张无音眼中光芒一闪,道:“依我看,你也别先急着找剑谱。有些东西,你怎么找都找不到。不找,也可能突然就出来了。”
徐公凌问道:“无音,你以前不是练过一两年腿功吗?还能使几路腿法吧?”
张无音摸着下巴,道:“压腿的基本功,还有如何练力气,练硬功夫,我都还记得点!”
徐公凌喜道:“太好了,你算是我的启蒙教师了。”
张无音嗯了一声,道:“给你这么一说,我也想把练过的东西,拾起来了。以后也能谋个出身。”
徐公凌顿时一脸兴奋,道:“那现在就练吧!”
张无音摇着头,道:“不急,既然咱们决定要练,就得充分做好准备。”
徐公凌点头表示同意:“说得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接下来七天,徐公凌和张无音逛遍了凌州城大大小小的书馆和书摊。各自精挑细选了近二百本武学典籍,买了回去。虽然还没有正式习练,但是徐公凌格外开心,他仿佛在一大堆书籍里,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徐公凌和张无音虽然一共花了十八两银子,但看到这些典籍,还是满心欢喜。徐公凌本来自己只有三两银子,又跟他娘要了十两,好在这些典籍并不贵,一两银子就能买七八本,两人又买得多,按原价四折就买到了。
又三天,徐公凌开始给这些武学典籍分类,大致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是门派掌故类,介绍当今天下十二大派的创派历史和门派特点。第二类是功法秘诀类,记载了各种软功、硬功、力功、轻功、暗器的修炼方法。第三类是百家武学类,记录了各门各派的拳术、腿法、摔法、擒拿等各种招式及拆招。第四类是高手笔记类,多是些高手习武修道的心得体会,十分高深。第五类是鸡肋书籍,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多是些落第秀才胡编乱造的,还有些是为了自己门派造势的。
徐公凌随便翻开了一本功法典籍,书名《功法秘要》,第一页序上写着:凡人之练习武事者,拳脚之外,尤须注重功夫。拳脚为用,功夫为本。拳与功相辅相成,庶可无敌。古今高手,莫不如是。所以有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谚也。我故曰习拳者尤须先练功夫。
徐公凌读完心想:有道理,一个黄口小娃就是会一千招,也不一定打得过弱冠男子,力气差太远了。这是本好书,我要精读。
徐公凌又翻开一本《李如龙武道》,随即手不释卷。读到然而有物在动,皆随无为之道,引起了徐公凌的兴趣。读到摒弃门户之见,虚无以求全,徐公凌暗暗认同。读到大道至简,以不变应万变,徐公凌暗暗佩服。读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攻坚强者莫能胜之,徐公凌对李如龙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徐公凌暗想:这个李如龙真是一代武神,文武双全。融合百家武学道法,自创了化龙书院。我什么时候练成他那样,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徐公凌为了了解李如龙,又找到一本《九州十二门派》,翻到化龙书院,书里写着:化龙书院,创派宗师李如龙,建派四十余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通神,神则能化龙矣。
徐公凌暗想:原来如此,化龙之名,出自《荀子·不苟》,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我本来还想去茅山当道士,现在想想,我还是去化龙书院吧!
五月二十三小暑,辰牌时分,高家私塾。
二十几个少年跪坐在院内,等着高先生授早课。徐公凌单手托腮,显得很不耐烦。张无音昨天默写诗词名句,又不合格,一共二十句,他默出来十九句,对了三句。唧唧复唧唧后面,他写得木兰要杀鸡。处处闻啼鸟前面,他写得一朝被蛇咬。马家驹默出来十五句,对了五句。氓之蚩蚩,蚩蚩不会写,画了两个圈。钿头银篦击节碎,篦不会写,画了个圈,诸如此类。
张无音小声问向坐在他前面的徐公凌:“高先生怎么还没来?”
徐公凌打着哈欠,道:“可能有事吧!”
张无音问道:“昨天默写,你对了几个?”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