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郡。
身为并州治所,五原郡不仅承担着军事防御的枢纽作用,而且还兼具着沟通西北、三辅以及北方草原互通的中转作用。
如此一个集军事、往来互通作用的重镇,其道路交通,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此前因朝纲不振、边境事务荒废,除部分官道之外,其余道路大多都已破败无法使用,这也进一步阻累了并州的军政、农事、商业生产等事务的发展。
当然,最主要的是,常年的边患,使得并州劳动力极其稀少,即便想要修缮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随着那些鲜卑俘虏的到来,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自那日诉苦大会过后,王潜便将那些鲜卑俘虏移交给了张奂以及当地官府,负责前去修缮通往各地的道路。
在清晨的寒风中,五原通往太原的驰道上,一群鲜卑俘虏,正在地方官吏的指挥下修筑着道路。
这些俘虏人数在三千上下,而看守他们的汉军士兵却只有一百人左右。
这些俘虏干的很是卖力、认真,完全没有因为偷懒,而被抽鞭子的情况。
日头渐渐高了,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这些鲜卑俘虏,却一个个面色潮红、额有汗滴。
“好了好了,都停下,开饭了!!”
就在鲜卑俘虏们挥汗如雨的时候,一队汉军士兵,护送着十数辆大车走了过来。
这些鲜卑俘虏,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然后在官吏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走到了道路两旁。
望着这些俘虏,带队的官吏,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俘虏,之所以如此听话勤快,主要还是王潜下发的一套关于俘虏的管理制度,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依照这套管理制度,一些鲜卑俘虏,每日白天只干四个时辰的活,余下的时辰,用来学习汉话。
只要干活努力,认真学习汉话,不仅可以吃饱,而且还有肉食奖励。
同时,还给这些俘虏定下了目标,只要能够将并州境内的道路、桥梁、水渠修缮完毕,就可以给他们恢复自由身,若是想留在大汉,还可以给他们入汉籍,并分配土地、房屋,甚至还会将他们留在草原上的妻女,也一并接过来生活。
在这些条件的诱惑之下,这些鲜卑俘虏的双眼都是放着光的,干起活来更是格外的卖力。
但凡有人偷懒,都不用汉军出手,他们自己就会把那些偷懒之人给处理掉。
至于逃走的话,那更是想都没有想过。
修路的活是很累,但却远比在草原上忍饥挨饿轻松的多。
而且许多汉军将官也都说了,只要他们努力干活儿,认真学习汉话,等将来自由了之后,也是有机会能够加入汉军队伍的。
到了那时候,上马杀敌、建功立业,让自己的妻儿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种有希望成为人上人的诱惑,对于世代为奴、长期处于底层的鲜卑俘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且无法拒绝的,傻子才会选择逃走。
随着送饭的汉军过来,一众鲜卑俘虏顿时喧嚣了起来,不过没人敢扰乱秩序,而是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与放饭的汉军士兵进行着交谈。
而负责放饭的士兵,在与鲜卑俘虏交谈期间,如果遇到汉话说的好的,还会额外多给他们一块儿肉。
虽然肉块儿不大,但却足以引起其他同伴的一阵羡慕。
用过午饭之后,这些俘虏们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