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朱元璋不禁有些疑问,他回想起清酒之前所提及的关于朱雄英的事情。他问道:“主播刚才着重讲述了朱雄英因病去世之事,可见此子于我定然极为重要。可如今为何嫡长子竟成了朱允炆呢?”
清酒解释道“朱允炆原本是庶出,但他的母亲吕氏在朱标的正妃常氏去世后被扶为正妃,即东宫之主。根据古代的礼法原则,母凭子贵,子凭母贵,因此朱允炆的身份由庶出转变为嫡出。”
“但是朱允坟登基后做的并不好,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曾问过朱允坟,他如果要削藩要怎么做?
朱允炆的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提出了一个五步走的策略来应对可能的藩王不靖问题:
1.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朱允炆首先提出用德行来感化藩王,以争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2.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其次,他提出用礼法来约束藩王的行为,使他们遵守规则和制度。
3.削减他们的属地:如果前两步不能奏效,朱允炆建议削减藩王的属地,以削弱他们的实力。
4.改封地:进一步的措施是改变藩王的封地,通过调整他们的地理位置来减少他们对中央的威胁。
5.拔刀相向:如果上述所有措施都不能解决问题,朱允炆最终提出,作为最后的手段,可能不得不与藩王兵戎相见。”
天幕下,朱元璋听到了朱允坟的回答,他想了一下这个问题,这个做法确实很好,他也想不到比这个方法更合适的了。
“然而,朱允炆虽然口头上这般言说,但实际上却并未如他所言那般行事啊!
话说那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时,正值洪武三十一年(公元 1398 年)闰五月之际。在朱元璋离世后未过多久,朱允炆便登上了皇位宝座,紧接着就开启了他雷厉风行的削藩大动作。
朱允炆刚刚即位之后,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朝中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等一干人的建言献策,毅然决然地推行起了削藩之策。
且看这朱允炆在实施削藩的进程当中,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实力相对较为弱小的藩王身上。要知道,这周王乃是燕王朱棣的一母同胞亲兄弟,朱允炆心中忌惮他们会暗中勾结,联手与朝廷作对抗衡,于是乎当机立断,决意率先废掉周王。
周王的次子朱有爋竟然向朝廷告发自己的亲生父亲存有谋反之举。朱允炆闻听此讯,即刻派遣大将李景隆率领兵马前去擒拿周王一家老小,并将其全部押送回京。最终,周王被贬为平民百姓,还被驱逐到遥远的云南蒙化(也就是如今的云南巍山县一带)。
与此同时,代王朱桂也未能幸免,因其“贪虐残暴”的恶名而遭到囚禁,不仅如此,连他的王位也一并被削除殆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