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长没想到廖经理会替沈岩出头。他不由再次打量一番沈岩。看来是他小瞧了这年轻人。
大海公司其实才刚成立不过两个月。由政府牵头,跟周边农户签订了饲养协议。
他们采用国外引进的肉鸡品种和蛋鸡品种。
肉鸡味美好养,生长周期短,50天左右就能长到4市斤以上,比国内一般品种的鸡要少耗费三分之一的饲料。
蛋鸡开产期早,产量高峰期长,比国内的蛋鸡能多下12市斤左右的鸡蛋。
这两种鸡是代表现在世界先进技术的世界名种鸡。
大海公司今年刚刚签订的合同里,他们要给周边农户提供20万只鸡。目前他们刚刚履行了一半的量。等这一茬肉鸡出栏要到一个半月以后,到时他们在提供第二批肉鸡。
目前倒是有鸡苗可以卖给沈岩。但是提供鸡苗只是其中一小步,后续技术人员跟踪提供技术指导、饲料喂养、防疫工作等等这些才是重中之重。
“你们地方偏远,估计没有技术人员愿意过去啊!”陈科长沉吟着说。
“我们可以自己出钱请,多给技术员一份辛苦费,总会有人愿意去的吧?”
陈科长又说:“如果提供我们的鸡苗给你们,你们喂养的饲料也必须得用我们公司的。”
“那是自然。”
“但是路途遥远,我不确定鸡苗的存活率……”
沈岩听出陈科长的推三阻四,笑道:“那能有多远?还能比从美国飞来我们这里远吗?”
陈科长无法反驳,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可是我们今年鸡苗有限……”
廖经理插话道:“我记得今年本来是准备投放二十五万鸡苗的。现在才签下去二十万,不说五万只了,三两万总能有吧?”
这一块原本不是廖经理的业务范围内,陈科长没想到他居然知道,这下也不好推辞了,点头道:“三万只是有的。”
“那就给他们试试嘛!他们意愿这么强烈,能养得好,我们也一样受益嘛。”
陈科长最终点头:“好的好的,那就照廖经理你说的办!”
沈岩原本第一次不想要这么多鸡苗。但是廖经理这么说,他也不好开口,只能咬咬牙,拼一把。
合同签好,他付了五百块钱作为押金,剩下的几千块钱尾款等全部鸡苗运到位再付。
眼下当务之急,他要回去找场地、找资金。
虽然说是帮家乡父老乡亲找出路,但是他必须先打个样。
只有他成功了,不需要宣传,自然就有人求上门。
沈岩火急火燎往回赶,赶回去之前,他又去华亭路进了一批高子衫,有了之前的经验,他预测这批衣服到了新河县肯定也能迅速出手,又是一两百块的利润。
买了火车票,第二天一早到新河县。沈岩也不回家,直接往刘锋家赶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