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话说二叔,他偷袭龟本抢粮车风波刚过不久,不知是谁说一个日本浪人,在邯郸城武灵丛台脚下摆了一座比武擂台,口出狂言称,要跟邯郸的武林高手比武论高低,五天下来,不但没一个人打败日本浪人,反而还打伤了不少上台跟他比武的中国人。
“有这么邪乎?”
二叔不相信。他是个好动不好静的人,当他听了这事儿在家就坐不住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没敢跟奶奶和父亲吱声,一个人就进了城。
城里大街上,不断有鬼子兵巡逻队从他面前走过。因为他今天是奔着打擂来的,所以,他尽量控制着自己报仇的心情,离鬼子兵远远的,东打听西打听,最后才找到了武灵丛台,隔着老远望去,果然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有擂台比武这事。
“丛台”历史悠久,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观赏歌舞观瞻之地,从赵国时,就留下了“武灵丛台”之名。
这时候,擂台前已经挤得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人群把擂台前挤得水泄不通。只见擂台高有两米,东西长有十多米,南北宽有七八米,两边一拉溜悬挂着日本军旗和国旗,在微风中“呼飘呼飘”作响。
擂台两边悬挂着的醒目蓝色白字条幅,右侧写“拳打古赵武林高手”,左侧写“脚踢华夏东亚病夫”,正中央横幅写着更大的六个大字“横扫中华武林”。
东边看台的座位上,有日本宪兵队长中岛九仁,有炮兵联队长黑赖,有驻扎邯郸各地的步兵联队长。还有几个打扮得妖艳的日本女人围坐那些日本官员身边谈笑风生。
西边的座位上,有一说话就看日本人脸色的中国人(当时的为政府大员和汉奸),他们各坐两边看台,有滋有味地嗑着瓜子,品着茶水,兴高采烈地观看着台上的比武。
此时,擂台上比武早已开始。一个威武彪悍的中年人双拳舞动,正跟一个日本浪人打的不可开交。
只见中年人一拳接一拳地猛击日本浪人胸部,日本浪人破招进攻,没几个照面突然飞起一脚,踹到了中年人的小肚子上,重重地摔倒台下,险些没砸中二叔,年轻人摔得当场昏了过去。
顿时,台下一片骚动,有的就骂:“他奶奶个吊!东洋鬼子出手太狠了,不是说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吗,这咋还往死里打?”
“就是,他奶奶的,他们太没有武德了!”
那些日本人看到又一个中国人被浪人打下擂台,相互哈哈大笑,嘴里不停地说:“中国人太不经打了,太不经打了。。。。。。”。
伪政府官员和汉奸们也跟着傻笑,笑声比日本人还爽朗。他们指着台下被打伤的中年人喊道:“就这两下子还上台比武,给岩雄寺郎武士提鞋都不够资格儿,赶快滚蛋吧,滚蛋吧,哈哈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