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
一间昏暗的地下密室内,两排身披甲胄的武将分列两旁。
中间正上方的帅案前,端坐着一位威严十足的将军,在他的侧旁,站着一位老者。
沉默良久,将军徐徐开口,“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下面的将领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细语地在讨论着什么。
忽然,一名将领出班开言道:“禀大将军,既然皇上命我等即刻回防昆明,那我们还等什么,我们应该马上班师。”
这名将领刚说完,就有另一位将领反驳道:“回去?那我们好不容易才打开的局面怎么办?”
“是啊,我军在广西打了一年多,一直和孙延龄相持不下,现在终于取得了一点进展,我军已经包围了桂林城,孙延龄已经是瓮中之鳖,破城只在旦夕。若此时退兵,那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又有一名将军起身附和。
“可回师是皇上的命令,谁敢不从?”
“话不能这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这是拥兵自立的言论……”
“……”
一时间,在场的各位将军直接炸开了锅,这场会议也从商讨变成了争吵。
“够了,都闭嘴!”帅案上的王屏藩厉声喝止住了现场的争吵。
“都别说了,本将主意已定,三日后率大军回师昆明。我王屏藩追随皇上了一辈子,现在皇上有难,我岂能不管。”
他身旁的老者还想再劝,王屏藩一摆手,止住了他,“玄初先生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刘玄初见状,叹了口气,“既然如此,也只有丢卒保车了。”
撤兵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三天后,王屏藩果然率领全部大军撤离了广西,桂林之围由此解除。
吴三桂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急调王屏藩回师的做法,直接改变了广西的战局。
原本,王屏藩率十万大军围攻桂林,孙延龄遵照康熙的指示,坚守城门,闭门不出,吴军与广西军相持不下。
后来,刘玄初献背水一战之计,让王屏藩率领三千敢战之士,假装中计,诱骗孙延龄引大军出城来追。然后他再仿韩信在河边与孙延龄掀开激战。
孙延龄果然中计,指挥大军倾巢而出,追击王屏藩。
王屏藩的部队退到河边退无可退,陷入绝境,人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反而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硬是凭借三千人马将孙延龄的数万大军打得大败。
从此之后,孙延龄元气大伤,只得龟缩在城内,再也不敢出来。
王屏藩迅速指挥大军将桂林城围了起来,日日在城下挑战,孙延龄就是不为所动,不肯出战。
双方正相持之际,吴三桂的撤兵命令传到了王屏藩的手里。
而今,孙延龄站在桂林城头上,望着已经人去营空的吴军大寨,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次,若不是吴三桂临时抽调兵力,恐怕桂林城真的就危在旦夕了。
但是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皇上在西南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
吴三桂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而今他只能采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