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地鸡毛(1/2)
苏铁柱夫妻跨越半个中国,寄过来一个大包裹。
其实里面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但就是让苏凌月觉得心暖暖的。
自打这次寄信后,双方的信件交流就频繁起来。
70年代,如果常写信,光是邮票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苏凌月特意每回写信,都在信纸里夹一些邮票,有时还会夹一点钱和票。
苏铁柱也不是次次都麻烦知青回信,他家大儿子小儿子也能写,但是他们上学的时候成绩都不行,写个信,不会写的字一大堆,字迹也不好看。
这都是苏铁柱能看得出来的,看不出来的,比如错别字、病句这些,就更多了。
每回苏凌月寄过来的信都干净整洁,字迹工整,再看看老苏家的,起过一遍草稿还能把信纸弄得这么埋汰,实在是对比惨烈。
一段时间之后,老苏家痛定思痛,斥巨资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全家人一起,每天都要往后学几页。
加上可以跟苏凌月的来信学习遣词造句,长久以往,改革开放后还真沾了点有文化的福。
因为老苏家每两三个月就会想办法给苏凌月寄一次包裹,苏凌月空间里那些产出也有说头了。
她后来自己又种了脆李、沙果和香瓜,还收获了一大堆蔬菜。
苏凌月就做成果酱、干菜之类的,掺在黑省寄过来的包裹里,说是她爸妈给她寄的。
她这边晒了果干、肉干,或者上外面换到了什么东西,也会给老苏家寄去。
久而久之,两边人虽然没见过面,但关系也逐渐热络起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