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六十年代苏联人撤走之后只是对我国的工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事实上不光在工业方面,在民生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农业方面。
之前因为有苏联的技术专家在,所以全国大范围的创办了一系列的村办企业,原本搞得还轰轰烈烈的,但是苏联专家一走,这些村办企业基本上都半死不活了。
眼前这个落败的小黑屋就是最好的见证。
张万兴摇摇头:“唉不提这些了,走去我家咱爷俩喝一杯,我那儿有空屋子。实在不行你就明天再走。”
这回董江平没推辞,毕竟自己也没地方去。反正这一路上走过来,不少人都看到他跟着张万兴来张家庄了,安全不是问题。
一盘獐子肉、一盘野猪肉、一盘大白菜还有一盘木耳炒鸡蛋,再配上一瓶白酒,这晚饭可实在太丰盛了。
“你小子不一般,我老头子不声不响把你一盒大前门都抽完了,你这表情是一点没变,还给我递烟,我就喜欢你这样的!”
张万兴饭桌上第一句话说出来,董江平才知道这老小子为什么舍得这么盛情地款待他。
不过这年头的庄稼人确实朴实,谁对他好他掏心窝子地给反馈。一盒大前门才多少钱,这几盘菜加上酒至少也顶四五盒大前门了。
这老头是个性情中人,值得结交。董江平没跟他客气,不过心里打算下次来的时候给他带点好东西。
“锅里那一半你大娘提着去她姐家了,晚上应该不回来了。”
“小董你敞开肚皮吃,你放心,今年大爷这儿不缺粮。我跟你说,当初种麦子的时候,我打听到城里那边来了新化肥,本来商量着全公社一起用,结果他们其他几个队长胆子小不敢试。”
话说到这儿,张万兴喝了一口酒,继续道:“可这新化肥是真管用啊,这不,才短短两年时间我们欠秦家庄的六百斤粮食也还了,队里还有富余。今年夏天又能丰收,可是不缺吃的哦。”
董江平竖起大拇指:“那您老这有魄力啊,整个队里的人都跟着您老沾光了。”
“那可不是,后来他们想买,人家给定额了,买不着了。全公社就我一个人得了实惠。”
新的化肥,粮食丰收……
董江平也跟着回忆着。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三年困难时期从六二年起基本上就开始慢慢回转了。尤其过了六二年之后,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可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关于这一时期的事情,他只知道一些大概,很多详细的东西是不知道的,比如张万兴说起的农村公社食堂解散这种事。
“我跟你说,其他公社那个时候都不让社员私人养鸡养猪,但是我们这边我就偷偷放开了这个口子,明明有条件,为什么不让大家养呢。”
“你看,事实证明我的想法也是正确的吧,去年这公社食堂一解散,上面不是出了文件,允许各家各户饲养鸡鸭猪鹅了吗?”
董江平说:“嗯,上面肯定还是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的,所以很多政策也会慢慢地调整,以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都会变好的。”
张万兴太能说了,妥妥的话痨啊,估计是因为平日里没人愿意听他唠叨这些。
这晚上一老一小聊了很多,董江平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晃悠到隔壁屋子睡着的。
第二天回想起来这老头的所作所为,还是觉得他实在是太有魄力了,而且还是一心为了自己手下的这些农民兄弟,有情有义。
獐子肉自己打算留下了,不过拿什么代替呢,董江平看起了自己的存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