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好了均田方案,陈寅召集麾下的骨干成员开会,御夷镇的一户农家小院子内,高欢,拓跋菩萨等人陆续到场。
陈寅拿出自己的均田方案念了一遍,施行租庸调制,世家大族最多只能保留三百亩土地,超出的土地必须捐出来给镇北军。且必须分家,大族不分家,那就还是门阀,统一天下后,还是门阀当家,那不是白打了!
租:镇北军麾下满十八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分到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按照田地多少,十税一,没有别的杂税,规定一亩地不是灾年,大约亩产两石。
庸:成年人每年必须服二十天徭役,如果不想去就交五十文铜钱,或者交半石米免除徭役。
调:生产的丝绸,麻,布等上交十税一。
北魏的生产力不够,没有化肥之类的东西,一亩地平均可以产两石,好的地可以产三石,一石大约100斤,一百亩地产两百石粮食,大约交十石的粮食税,比较合理。
原本唐朝的均田制是,按人丁交税,不论有多少田,每个人交两石粮食,到了武则天时期,人口爆涨,土地兼并,田地不够分,还是按每人每年两石粮食税交,大族门阀有成千上万亩地,还是按人头,交两石粮食,国家税收不够,财政破产。
许多平民百姓根本没田,自然就成了流民,租庸调制就开始崩溃,后面就改成了两税法!
高欢看着陈寅想出来的租庸调制,“这似乎有点像是朝廷的均田制,不过比起朝廷的要更完善许多!”
“朝廷早就想推行均田制,但是世家大族,和鲜卑贵族就是最大的地主,这怎么可能推行下去,谁会革自己的命?”
贾思勰看着这新出来的赋税制度,激动的道,“将军真是仁慈,那些大家族门阀收的可是七成的田租,十税一,对于普通百姓是真的好!青天大老爷啊!”
拓跋菩萨笑问道,“这些大户,地主一般都有家丁和私军,咱们均田,他们不服气,阻拦,怎么办?”
彭乐开口,大手一挥,“不听话的,杀!杀!杀!”
陈寅给了彭乐个赞赏的眼神,“从今天开始,给麾下的将士优先分田,普通士兵多分五亩永业田,伍长多分十亩永业田,十长多分十五亩永业田,以此类推,军职每上升一级,多分五亩田,永业田上限三百亩。”
“拓跋菩萨和彭乐负责带兵巡逻,哪个地主豪强敢阻拦分田,直接抄家灭族!”
拓跋菩萨笑着领命,心中激动,拓跋菩萨被任命为左将军,领两千五百兵,差不多能分到一百亩永业田,心里乐开花了!
高欢和贾思勰作为文书,为百姓登记入册,贾思勰拱手道,“将军,军中识字的太少,希望将军能多招募些人手!”
陈寅点头,“那就派人去附近世家招募!”
在北魏南北朝时期,书籍被牢牢地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成为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广大的农民群体则几乎与知识无缘,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处于文盲状态。
因此,能够读书的人大多来自于世家大族,这些家族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教育资源,他们的子弟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以博览群书。
这种情况导致了社会的严重分化,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出自世家大族,而平民百姓则难以接触到书籍,学到其中的智慧,永远只能当泥腿子。
尽管不想重用世家的人,陈寅现在也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思勰,世家的人毕竟不放心,我们也要自己培养寒门百姓,你找几个人开个学习班,教军中的人认字,以后要升校尉的人必须要认字,咱们的将军可不能连军令都看不明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