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铁路(1/2)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在上海诞生的。盛宣怀在1896年冬月初到达上海的时候,正在为组建中国最早的铁路总公司而奔忙。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在二十年前就出现了。在淞沪铁路上旧址上重新修复铁路,成为中国晚清时一根别扭的神经。
这二十年来,铁跌一直考验着中国人对新鲜事物的态度。而陈炽紧随其后,三个月后也来到了铁路公司,跟盛宣怀游说自己的方案。那是腊月十五日,再过半个月就要迎来春节,但陈炽完全忘掉了赣南的老家。他急切地走向上海,期盼修铁的事会因他的努力而改观。
和陈炽一起去找盛宣怀的,还是江浙的富商林昆。他当然是民间势力的代表。来到上海,陈炽听闻到各种消息:几天前的1月9号,铁路在上海正式开张;总公司拟建芦汉、苏沪、粤汉等铁路,首先筹银300万两,修建沪淞铁路。
盛宣怀接待了陈炽。两人是京中好友。春天的时候,盛宣怀参加过陈炽的宴请。后来,两人不断交流修建铁路的意见,但话不投机。
陈炽对盛宣怀说,听说沪淞铁路有人递呈,对集资的方式有不同的意见,但大人似乎要欲自为之,概行拒绝?
盛宣怀说,官方的事情,自由朝中决断,自然不容民间插足!
陈炽说,这位林昆就是沪上商户代表,此前他已经托钱晋甫向你进言,请求民商参与协办。我觉得修铁路是件大事情,能够得到社会力量参与,自然做得更好更快,他们建议在民间集一万股参加修干路,我觉得你可以应该考虑!
盛宣怀说,如今干路业已开工,恕我不能遵命!
陈炽说,已经开工与再行集股并不冲突!你成立的是总公司,可以采取转包的方式吸引民间股本,反正这些股本亏赢各计,名号虽然依附在总公司,但这是大营包小营,正是轮辐共一毂之意。同时,修路计划上报出奏之日,好像也应该兼报给地方,比如两江总督,比如江苏巡抚,而且公司的董事名单也要加让本省督抚挂个名头,日后办理一切才能顺手。我觉得不独枝路,干路亦然。如经过河南,即应写上刘景、韩中丞之名。
盛宣怀说,我受命朝廷,如今为何还要又受限于地方?这地方官挂名的事情,无关紧要!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