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唐天将军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秀实密会苏毗王,吐蕃赞普御驾亲征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秀实密会苏毗王,吐蕃赞普御驾亲征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秀实密会苏毗王,吐蕃赞普御驾亲征(1/2)

    参加战斗的士兵,共分三十万贯钱,都最少有两贯钱的赏赐,哪怕是没有真正战斗的士兵。

    凡立功者,皆赏以绢。只要杀死一名敌军,最少有一匹绢赏。

    跳荡功者,最少赏赐十匹绢。

    斩杀敌将者,赏绢五十匹。

    先登城池者。赏绢百匹。

    参加白亭海之战的临洮军、赤水军,都可以领取到两份。

    这些是朝廷的赏赐。

    节度使府库还有许多绢钱,李瑄还是拿一部分再赏立功者。

    那些战死者的抚恤,由节度使府衙出。

    最后,就是从吐谷浑贵族、吐蕃贵族、诸城中获得的金银珠宝。

    九成运往长安,一成留下。

    士兵太多,所以只赏一些猛士,如先登、陷阵,斩敌超过五人的猛士。

    这样可以激励士气,让士卒为军功而战斗。

    立下功劳,除了晋升,还有各种赏赐。

    如先登宛秀城的队头,本来就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队头,在李瑄的箭矢掩护下,于城墙上稳住脚跟,加上战斗斩杀十几名敌人,直接跳过衙将,提拔为郎将。

    先后获得朝廷的一百五十匹绢,节度使的一百匹绢,十两黄金,一枚宝石。

    这就是军中的榜样。

    平民百姓,因此能富贵,将来衣锦还乡。

    帮忙的河西回纥、契苾、思结等胡部李瑄也未亏待他们。

    李瑄为他们的部落各分一万头牲畜。

    参战的诸胡士兵,都有两贯钱拿。生活在汉地,钱是通用货币。

    还有一些在白亭海之战斩杀回纥骑兵的胡骑,获得绢的赏赐。

    这些胡部很高兴,派人来领赏的时候,告诉李瑄,希望下次战斗还能叫上他们。

    李瑄应允。

    今年的青海之战,会从河西诸胡部召一万骑兵参加战斗。

    奖励分配完毕,让诸军派人来领取。

    同时,李瑄将在白亭海缴获的战马补全临洮、赤水两军后,其余分给诸军。

    每一个中军、大军,都最少分配一千匹战马。

    李瑄又留下一部分牝马补充湟水牧监和九曲新建的十个牧监。

    他又吩咐刘晏为士兵制作衣物,令工匠帮助士兵修理兵器、盔甲,为下次大战做好准备。

    招兵也在进行中,随着李瑄的英雄事迹传开,越来越多的有志者到河陇从军,追逐军功,扬名天下。

    计划在五月前,能补齐战死、伤残的空缺。还完成对金天军、宁边军等招募。

    新组建的军,并非纯新军。

    李瑄从其他大军中调遣老兵,使新组建的军都有一半的老兵。

    这样新军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至于粮食,李瑄这一次没有操心,武宁城中,存储的粮食够十万大军吃一年,出征前,稍微准备一些粮食即可。

    唐军九曲的牧场中有数十万头牛羊牲畜,不怕没有肉食犒劳全军。

    三天后,绥和守捉快马传来奏报,西北山口的鹰山堡狼烟冲天而起。

    这意味着吐蕃很可能要找占领东北山口。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得知李隆基让他入长安拜见后,气得将国书撕毁。

    他的臣服是假意的,是为阻止唐军进攻青海,赢一口喘息之机,怎么可能去长安?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尺带珠丹下令没庐•穷桑倭儿芒,在与唐军决战前,先将赤岭夺回来。

    他决定御驾亲征,倾全国之力,打赢此战,收复九曲。

    他要告诉子民,李瑄不是不能战胜。

    他有神灵的庇护,必能一雪前耻,在丝绸之路上树立威望。

    所以,有了此次行动!

    大唐的绥和守捉除了本部的一千人外,还有安人军的四千步兵、一千骑兵在绥和守捉城下驻扎。

    在狼烟起的那一刻,李瑄就给予安人军副使权力,让他先一步派遣骑兵堵住山口。

    绥和守捉城直面赤岭,必可先一步将狭窄的东北山口堵住。

    同时,高秀岩会派遣赤水军骑兵过洪济桥,佯装向青海行进,迫使吐蕃放弃进攻赤岭上的戍堡。

    有这样的安排后,吐蕃还未到鹰山堡下,就被唐军堵住山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天启记 洛安澈陌景衍 张奇张建军 假千金被赶出府,为苟小命卷疯了 人称木叶死神 洛明晨霍琰 全能大明星 大明曹阿瞒 我是渣女,不服来干 王阿渝刘启